8999元起!OPPO新折疊“薄殺”友商
當折疊屏手機成為高端市場標配,這場毫米級的較量,遠不止于參數表上的數字游戲。
據IDC報告顯示,2023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暴漲114%,但63%的潛在消費者因"厚重感"最終放棄購買。
當三星、華為還在瘋狂堆料、庫克還在糾結iPhone的Type-C接口時,把折疊屏厚度卷到8.93mm的OPPO,直接捅破了行業天花板。
2月20日,OPPO正式發布Find N5折疊旗艦,憑借4.21mm展開厚度刷新行業紀錄,起售價8999元直指華為Mate X5、三星Z Fold5等競品。
圖源:微博@OPPO周意保
一邊是“薄如蟬翼”的技術突破,一邊是“價格屠夫”的市場策略,OPPO這一擊看似風光,實則暗藏玄機:
折疊屏市場早已是巨頭林立的紅海,2024年全球出貨量增速放緩至15%(IDC數據),消費者對“輕薄”和“性能”的權衡也愈發苛刻。
同時,“技術狂飆”與“價格血戰”的冰火二重奏戲碼也在時刻上演。
OPPO Find N5以“鈦薄了,太強了”為核心賣點,打破折疊屏厚度紀錄、重新定義旗艦體驗的背后,藏著國產手機沖擊高端市場的野望與困局。
薄到沒朋友
當手機厚度被壓縮到與Type-C接口齊平,折疊屏的輕量化革命迎來里程碑。
?華為Mate X5折疊厚度為11.08mm,三星Z Fold6折疊厚度為12.1mm。
再看看OPPO Find N5,憑借4.21mm展開厚度和8.93mm折疊厚度,一舉成為目前全球最薄折疊旗艦。
“薄”就是它的絕對王牌。
圖源:微博@OPPO
這一突破得益于其自主研發的鈦合金天穹鉸鏈。
采用了航天級鈦合金3D打印技術,使得鉸鏈最薄零件僅為0.15mm(和頭發直徑相當),整體減薄26%的同時,剛度提升36%。
鉸鏈技術的革新不僅讓機身輕盈,更解決了折疊屏的“折痕焦慮”。
聯合京東方定制UTG超薄玻璃,彎折半徑從3mm壓縮至1.5mm,屏幕折痕肉眼幾乎不可見。
作為全球唯一通過德國萊茵 TüV 無感折痕認證的折疊手機,OPPO Find N5在336小時持續閉合實驗后,折痕的最大深度仍控制在0.15mm內,平整依舊。
圖源:微博@OPPO
相比前代產品,N5通過超薄UTG玻璃(厚度減少23%)、鈦合金鉸鏈(減重37%)和定制微型主板(體積縮小19%),硬生生在8.3mm機身里塞進了5000mAh大電池。
這種“鈦薄了,太強了”的設計哲學,讓折疊屏從“嘗鮮玩具”向“日常主力機”邁進。
據統計,2024年Q4中國折疊屏銷量同比下滑9.6%,消費者對厚重機身、脆弱的屏幕和昂貴的售后望而卻步。
影像+AI雙引擎
在輕薄的基礎上,OPPO Find N5并未妥協核心配置。
搭載驍龍8至尊版芯片(全新3nm制程工藝),配合潮汐引擎,性能較前代提升顯著。
影像系統延續“哈蘇色彩”基因,5000萬像素主攝+潛望長焦+超廣角的三攝組合,支持3倍光學變焦和哈蘇色彩調校,弱光場景表現突出。
但爭議也隨之而來:部分用戶質疑潛望長焦鏡頭“縮水”(上一代為4800萬像素),且廣角鏡頭僅800萬像素。
圖源:微博@OPPO
對此,OPPO試圖通過AI算法優化彌補硬件差距,例如AI消除、超清像素增強等功能,來提升成片率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滿血版DeepSeek-R1大模型的接入。
用戶可通過語音喚醒小布助手,實現跨設備文件搜索、實時熱點獲取及網頁智能整理。
例如,用戶可遠程操控Mac電腦調整PPT,或通過雙屏同顯拍攝自拍,極大提升辦公效率。
同時,ColorOS 15系統還新增“AI意圖搜索”,精準匹配用戶需求,提升操作效率。
圖源:微博@OPPO
可以說,折疊屏手機正從“炫技”轉向“生產力工具”。
華為Mate X6主打懸停攝影,三星Z Fold6強調多任務分屏,而OPPO則聚焦AI與跨端互聯,試圖構建“折疊屏生產力中臺”。
OPPO通過鈦合金鉸鏈、IPX9滿級防水等創新,解決折疊屏厚重、脆弱的行業痛點。
但是,折疊屏的“生產力”仍面臨挑戰。軟件適配率不足、游戲體驗割裂等仍是難題。
能否通過生態協同(如與OPPO Watch X2聯動)破解這一困局?
答案或將在2月26日首銷后揭曉。
價格狙擊戰
?折疊屏市場早已不是藍海?。
IDC數據顯示,2024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2800萬臺,但華為、三星合計占據67%份額,小米、榮耀等品牌亦虎視眈眈。
在這種情況下,OPPO Find N5選擇的突圍路徑,堪稱一場“精準打擊”。
瞄準“輕薄實用派”用戶,填補7000-10000元價位段空白。
相較華為折疊屏動輒萬元以上的定價,OPPO以“減價不減配”策略吸引預算有限的高端用戶。
圖源:微博@OPPO
具體價格為:12+256GB的起售價為8999元,16+512GB售價為9999元,16GB+1TB(支持衛星通信)售價為10999元。
8999元的定價精準卡位在華為Mate X6(10999元)與榮耀Magic V3(6999元)之間,形成「技術高配+中端定價」的錯位競爭。
這招與特斯拉Model 3的定價策略異曲同工——
用高配標準版收割中間市場。
不止是三國殺
2024年OPPO全球出貨量1.048億部,市場份額8.5%,穩居全球第四;國內市場份額15%,中高端市場(300美元+)占比達27.2%。
Find X8系列首銷季度出貨量同比增66%,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增幅達32%。
2024年Q4,OPPO以21%份額位居中國折疊屏市場第二(Canalys數據),但在海外卻鮮有建樹:
歐洲市場占比不足3%,印度等新興市場更被傳音牢牢壓制。
同時,Find N5的全球化策略,也暴露了OPPO的“軟肋”。
?專利短板?:在折疊屏核心專利中,OPPO持有量僅為三星的1/3(IPlytics統計),海外擴張可能面臨訴訟風險。
圖源:微博@OPPO
?渠道乏力?:歐洲運營商渠道被三星、蘋果壟斷,OPPO線上銷售占比超70%,難以觸達中老年用戶。
?品牌認知?:海外消費者仍將OPPO視為“中端拍照手機”,Find N5的高端定位需要巨額營銷支撐。
折疊屏市場已進入“內卷白熱化”。三星計劃削減折疊機產量,蘋果或于2026年推出折疊機,OPPO需在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上持續突破。
折疊屏雖是高利潤賽道,但若Find N5無法打開海外局面,OPPO可能陷入“國內內卷,海外失速”的雙重困局。
寫在最后
在手機行業,革命性創新可以建立護城河,但持續性創新才能守住城池。
OPPO Find N5以“輕薄+AI+生態”三板斧沖擊折疊屏市場,試圖在華為、三星、小米等圍剿中開辟新賽道。
但折疊屏的終極命題仍是“如何從嘗鮮品變為主力機”——軟件適配、售后成本、續航能力等問題仍待解決。
折疊屏的競爭才剛剛開始。
OPPO的這場豪賭,或將重新定義折疊屏的未來。
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:作者、出處和鏈接。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。
未經授權嚴禁轉載,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,侵權必究。
本文禁止轉載,侵權必究。
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(ID: digitaling) 后臺授權,侵權必究。
評論
評論
推薦評論
暫無評論哦,快來評論一下吧!
全部評論(0條)